目前,中国正处于“十一五”期间。在“十一五”规划中,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并首次把发展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表明官方重视经济指标的同时,也更为关注人文、社会、环境指标。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要求,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基础上,深化对一些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研究,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明确发展的思路,提出相应的措施。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期间,中国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产业主要包括如下三种:
一是以中国制造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物联网要求把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建立起终端产品和人、世界之间的联系。未来,中国能在世界上领先的领域可能就是物联网,因为我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拥有无可比拟的终端产品优势。物联网到底能衍生出什么产业,现在还无法判断,但物联网可能会像互联网一样产生新爆炸。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要选准时机,“十二五”时期是这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是以研发外包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目前,世界上的几大跨国的医药企业已经占据了极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医药企业的市场机会较小。在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突破,需要改变生物医药业态。国际上都是大型的制药企业,中国可以采取大型制药企业加大批研发企业的模式,因为中国拥有大批生物医药类人才,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中国目前具有很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出现了几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如张江、武汉、中关村等,但是爆发点还没有凸显出来。
三是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清洁技术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笔者所说的清洁技术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清洁技术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具体领域的研发工作。北京市在科技领域具有强大优势,以用友、碧水源、嘉博文等为代表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属于内涵式投资方式,集成了大量的技术、要素和资源,对社会投资拉动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
“十二五”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则是决定“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赞同港报指出的三个方面须重视:
一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优化经济结构的进程。数据证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难以继续,必须花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十二五”规划应当以提高企业创新力为着力点,同时利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组织好若干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争取“十二五”规划期间在若干前沿科技领域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三是要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实现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分享。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缩小人民群众的收入和保障水平,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应当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宣布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八大领域涵盖国内外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这涉及科学发展,也涉及社会稳定,值得业界高度关注。更多详情请查看《世界能源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