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碧水源何愿平: 环保行业为何没有百亿级企业

文章来源:0     作者:admin

2015-11-16
返回列表
时间:20151116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金慧瑜

如果说国内的电商行业是阿里巴巴掀开的产业大幕,那么环保领域的膜行业则可以说是碧水源按下了产业发展的按钮。

“中国当下的创新要提倡原创,中国的膜产业是我们碧水源带起来的,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才是有意义的事情。”碧水源创始人之一、常务副总裁、董秘何愿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创新要结合市场

15年前,文剑平留学归国,和过去一同在科技部的几位同事创立了碧水源。这群创业者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草根出身,能干什么?

他们觉得自己当时唯一的优势就是勤奋,那么这种勤奋要用在提供给客户有价值的东西,做别人做不好的事情上。

实际上,他们在开始之初就对自己将要踏进的市场有着较为全面的认知:他们过去在科技部工作,相当了解中国环保特别是水的状况,而文剑平后来到国外念书,也看到了国外技术。

“他其实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做水,就要把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解决,而只有用膜技术才能做到。”何愿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当时的膜技术在国外发展也不是特别迅速,他们因而觉得,这或许是自己可以发力的方向。

其实,碧水源最早是做工艺集成,把膜材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在这一块成功后,他们发现核心设备,包括膜材料、核心部件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一个公司要发展,必须要自力更生,掌握膜材料、核心部件的技术,那个时候我们就决定要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好,一步一步往下走。”何愿平告诉记者,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做膜的成本非常高,开拓市场也非常艰难:往往一个单子几百万、几十万,有的工程完工后大部分的余款找不着人付,“处于死亡边缘”。

何愿平说道,碧水源有的模式和经验,很多人可以借鉴,但不能复制。“我总觉得创新是要坚持,坚持下来,一有积累,就创新,而且要很好地结合市场才能存活下来。”

这样的坚持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迎来了转机,碧水源通过北京市和中关村管委会给的机会在市场中终于站稳了脚跟。

何愿平对记者表示,其实他们一开始就对行业看得比较透:这个行业,没有创新,不会有竞争力,手里有技术,心里就不慌。

而这种理念也一直贯穿到现在。碧水源每年会投入1亿元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会占销售的5%左右,每年奖金最高的是研发部门。

目前,碧水源的研发主要分为两块:工艺技术和膜材料、设备技术。前者会和清华、浙大、哈工大、新南威尔士等大学联合开发,而膜材料和设备技术则是自己开发,每年都有100多人做新的研发,并且和生产紧密结合。这种做法产业化速度特别快,往往技术出来之后开始应用到工程和生产线,一个月就能上线。目前碧水源有300多项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同,大部分是独立创作的发明专利。

而对于下一步的创新,何愿平告诉记者,碧水源同样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国家的战略发展——也就是解决水污染、水资源短缺、饮水不安全这三个问题。“创新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国家和行业的问题。我们的理念是,我的任何创新是为客户增加价值,要追求实用性,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创新比过去更难

何愿平指出,从无到有,中国的环保产业现在应该是进入到从有到好的时候,但国内的创新仍然不足。由于中国环保污染状况比国外严重得多,治理强度太大,很多国外的技术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且人员环保意识不够,中国的环保难度是世界上最大的。

“非常不好的一点是,目前环保领域都是在砸钱,比价格,而不是在比创新,这是国内环保行业最大的悲哀。因为中国的环保真正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必须要靠自主的创新。”何愿平告诉记者,环保领域,技术各式各样,此前中国环保行业核心的设备、工艺全是源自于西方,但是当前中国的情况和过去用的工艺情况完全不一样。“碧水源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DF膜,可以解决中国缺水的问题,MBR领域里面,我们也做到世界上最大,就是因为这种技术在国外的需求不像中国那么强烈,但是中国必须要用这种技术。”

他指出,环保领域,大企业比钱、比关系,很多都是短期、过渡性行为,而产业如果始终这样,是没有希望的。

“因为国内中国水务市场,大的基本还是国有,而国有企业会受到机制约束。它们的优势是资金。而国内小企业看到好多国有企业垄断,现在很难进到门槛里,它们不提倡创新,看不到前途,所以也不做创新,造成行业整体创新不足,是行业的最大问题。”何愿平说。

  他说,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创新比过去更难,因为市场被一些国有企业所垄断。“那些企业不需要创新,它们要的是垄断、拿钱能解决问题,这是值得担忧的。”

实际上,环保行业仍未诞生一家千亿级甚至百亿级的企业。何愿平认为,其实企业可以做到,但过去每一个环保市场都是封闭的,每一个地方政府都把利益锁定在自己的柜子里、装在自己口袋里,“甚至一个处长可以决定用什么样的工艺、技术”,没有形成一个透明的机制,这使得每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不够高。

但他仍然对前景看好。何愿平表示,PPP模式就是想打开市场,会让这种局面有所改善。“PPP以后,很多项目可以市场化、通过项目招标来做。推进得慢也主要是政府的诚信问题,还有没考虑到企业的利益。往往好的项目不拿出来,把那些差的、不好干的都拿出来。”

“环保行业浮躁得很,斗钱、斗成本、斗低价,这样只会把行业做死。企业首先还是要坚持技术创新,其次模式创新。”他告诫年轻的创业者,在环保行业做创新,仍要集中在技术方面,真正做到专业、解决实质问题。“别去选择和大企业比拼做资本性、工程性的,比钱、比关系、比规模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