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武汉3年治污呈交完美答卷

文章来源:0     作者:admin

2009-10-23
返回列表
                                                                       来源:武汉晨报
武汉3年投入89亿大做“水文章”,成效到底如何?昨日(10月22日,下同),国家水利部通过最终评估,认为武汉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经验值得全国推广。由此,武汉也成为全国10个城市中首个通过验收的试点城市。

据介绍,从2005年到2008年,水利部先后批准无锡、武汉、桂林等10个城市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武汉于2005年10月获批,试点时间为3年,由水利部派专家组进行评估和最终验收。

试点期间,我市(武汉市,下同)共投入资金89亿元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主要包括清水入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系网络构建、滨江滨渠综合整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湿地保护等六大工程,其中还包括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汉阳地区江湖水网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

通过3年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我市中心城区29个湖泊实现了截污,湖泊水质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16个中心城区湖泊水质实现提档升级,重度富营养化湖泊全部消失,水生生物种类多样性达到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健康”的标准。同时,全市污水处理率已由2005年的37%跨越式提高到80.73%,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九位。

昨日,水利部专家组表示,武汉市是水利部10个试点城市中首个通过验收的城市,其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做法,起到了示范作用,其成功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希望武汉继续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的现代滨水生态城市。

据悉,到2010年,我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将会有更大投入,按照试点期间年平投入的1.5倍测算,2010年投入将达到33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投入将达到122亿元。

木兰湖成华中最大候鸟地

武汉水生态试点实施以后,我市于去年底前,对湖泊实行了“三线一路”的划定,“三线”分别为蓝线(水域线)、绿线(绿化用地线)、灰线(外围控制范围),“一路”指环湖道路。蓝线、绿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灰线内的建设要与滨水环境相协调。

水体保护规划的划定有利于生态廊道系统形成,我市已成为水禽重要的繁殖地、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途经的“中转站”。据调查,目前黄陂区的木兰湖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候鸟聚集地,10万多只白鹭栖息于此。新洲涨渡湖有陆生野生动物114种,其中有6种国家珍稀物种,被专家评价为“长江流域湿地之首”。

中心城区年底前实现“清水入湖”

2005年起,武汉共投入资金14.34亿元,对中心城区40个湖泊、281个排污口全面实现截污,目前已新建污水收集管网131.2公里,完成排污口截流224个,29个湖泊实现截污、截流入湖污水量47.8万吨/日。今年底,力争实现中心城区40个湖泊全面截污,实现“清水入湖”。

今年底,中心城区两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将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能力将从163.5万吨/日提高到183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从80.7%提高到90%以上。远城区7座污水处理厂将全部通水运行。

月湖可以游泳了

今年初,我市通过“引江入湖”、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提档升级。据2009年9月的监测资料显示,全市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湖泊有3个(严东湖、严西湖、月湖),实现了武汉市中心城区Ⅲ类湖泊个数零突破,水质符合Ⅳ类标准的湖泊有15个,比2008年增加了14个,水质符合Ⅴ类标准的有6个湖泊,比2008年增加了2个,占湖泊总数的15.0%;水质符合劣Ⅴ类标准的湖泊比2008年减少了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