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记者刘征
据证券时报网2010年9月15日讯 作为拥有PVDF(聚偏氟乙烯)膜丝+膜组器设计制造能力、污水处理工艺、成功商业化运营模式以及资金能力等综合优势的代表企业,碧水源正凭借其拥有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借国家扶持环保行业的东风,走出大本营北京,大力拓展异地业务。日前,记者走访了碧水源位于北京怀柔区的膜生产基地和庙城污水处理厂,近距离了解了这一神秘又被广泛应用的膜处理技术。
MBR技术的“魔力”
据介绍,传统水处理技术仅能将水中COD(化学需氧量)降至50,而碧水源的MBR技术可将这一指标降至25,做到真正提高水质实现环保。2006年国内仅有几个MBR项目,目前,已在建大型MBR项目至少达80个。
“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国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到12781亿元和15603亿元,未来三河三湖流域,潜在市场有60~70%的现有水厂适合使用MBR技术来改造,而新建水厂采用MBR优势也很明显,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几乎都需要MBR技术。
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北京怀柔区的庙城污水处理厂。据碧水源董秘何愿平介绍,该水厂的设计规模为日产再生水3.5万吨,设计工艺采用MBR技术,该工艺是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结合的新工艺,使MBR工艺的突出特点与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相互促进,使整个系统脱氮除磷和去除有机物的效率达到最大化效果。
他介绍,这一套系统的进水水质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而设计的出水水质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和国家一级A标准。这些再生水将用于潮白河道景观补充水、居民区冲厕、洗车、绿化以及市政清洗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
据了解,庙城水厂是老厂改造,在水厂的中控塔上,记者可以直观地看到两套污水处理系统,一边是采用膜技术方法处理,另一边是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何愿平介绍,公司MBR工艺采用前置缺氧—厌氧—后缺氧—好氧流程及进水、回流配水技术,实现脱氮除磷效率同时提高,充分提高膜反应池高浓度活性污泥,促进形成优势硝化菌群落,提高硝化效率,使氨氮去除彻底。
同时,MBR工艺通过自动控制,优化了膜生物反应器排泥时间,合理控制泥龄,提高系统内生长缓慢硝化菌、反硝化菌和其他专性生化菌的浓度,提高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效果。此外,还实现了好氧排泥,避免磷的二次释放,提高磷去除率。
“整个庙城水厂使用35个膜组器进行处理,每个造价在60万~80万之间。”据何愿平介绍,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不同的是,MBR工艺出水水质高,传统方法出水为劣五类,而MBR方法可以把污水处理为四到三类,其中四类水能作为城市景观水接触皮肤,三类水可以作为城市生活用水水源。
在处理效率方面,MBR方法的生物反应池浓度是传统方法的3~4倍,因此能极大缩减处理时间。同时,MBR工艺产生的污泥量比传统方法少30%,但较难处理,整体处理成本和传统方法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MBR方法占地面积比传统方法少一半,而且其工艺步骤少,自动化程度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整个中控塔只有一名工作人员。何愿平介绍说,采用MBR方法管理简单,运行时监测参数少,公司仅派2人负责运营,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自产膜基地顺利投产
在距离庙城污水处理厂几公里处,记者参观了碧水源的膜生产基地。据何愿平介绍,2009年,公司的膜自给率还较低,绝大部分产品依靠进口,但是随着怀柔膜生产基地的逐步达产,现在公司已经完全实现膜自给。从此,公司的产业链将更加完善,而自产膜比外购PVDF膜的单位成本将降低63%。
据介绍,该基地自去年8月开始建设,建设周期历时8个月,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目前达产率为60~70%。“再过1个月膜厂将全部达产,可以达到每年200万平方米微滤膜、100万平方米超滤膜,共300万平方米产能。”何愿平介绍。
“膜基地原计划每年产出200万平方米微滤膜,而现在产能进展已经超出预期,并且目前300万平方米自产膜已经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何愿平说。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台膜组器放置在厂房的过道处。
记者先后参观了微滤膜生产车间、膜元件生产车间、超滤膜生产车间、配件车间以及组装车间,车间生产秩序井然。何愿平说,“ 这些生产线24小时运转也只能维持公司国内项目膜产品自给的现状。”
当记者问到公司是否考虑将膜产品出口到国外时,何愿平说,从技术上讲,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和碧水源直接进行竞争。美日国际膜巨头占据中国膜市场的格局已经被改写,但目前公司的产能只能维持自给自足的水平。
异地业务拓展获进展
近年来,国内MBR 市场已经培育起来,市场需求将在未来5~10年内持续高速增长。北京地区是国内MBR 技术获得应用的最突出的区域,市场应用空间仍将平稳延续。未来两年,北京将对中心城8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升级改造为再生水厂,郊区新城按高标准一步建成24座再生水厂,再生水厂建设工程总投资将达79.3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据介绍,环太湖、滇池、巢湖流域是国家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水污染治理任务突出,具备MBR应用推广的条件和时机。自被确定为强制实行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的重点地区后,环太湖地区被列为“提标升级”改造的污水处理厂达206座,预计改造投资将达32亿元。淮河、巢湖流域,根据其“十一五”规划,也将分别实施治理项目98个和56个,其中的绝大部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及工业点源治理项目,总投资分别为39.25亿元和15.22亿元。
“中国是非常缺水的国家,而且水资源普遍污染严重。”何愿平强调。据他介绍,碧水源在创立初始就确立了“根据地政策”,即以北京为中央根据地,在全国布局6~7个“桥头堡”,从而覆盖整个中国。公司一定要把自己的技术、产品、服务、资金渗透到最需要的地方。公司管理层意识到必须与地方政府互惠互利联合治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何愿平介绍,公司已在无锡和昆明开设分公司,建设膜厂。在带动当地GDP、税收增长的同时,还拉动当地就业,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平等双赢的互利模式。“下一步,公司将在南京、石家庄、山东等地按照此模式继续开拓市场。”何愿平透露,日前,海南招商开发区主动找上门希望采用公司的MBR技术。
资料显示,2007~2009年,碧水源北京地区主营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8.75%、96.73%、44.71%,经营区域相对集中。但公司今年异地拓展取得明显进展,上半年外埠市场实现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65%。
业内人士称,碧水源今年异地拓展取得明显进展,与公司经营实力和品牌形象提升有关。随着公司区域收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其收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