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污水治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之路

文章来源:0     作者:admin

2009-03-11
返回列表
                                              来源:中国水网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倘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那么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水环境作为生存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重视。而随着环保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水环境领域的治理也日趋市场化与多元化。
广东省以BOT模式引导非公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不但推动了环保产业市场化,而且构建了所有制关系的和谐发展。据《广东省治污保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项目规划》(2005-2020),到2010年广东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60%,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不低于70%。被列入2006年至2020年规划的污水处理项目167个,处理规模达到1187.2万吨/日,届时,广东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2343.05万吨/日,可见广东省污水处理项目的发展空间之大。面对广东污水处理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来自社会的各类资本纷纷竞相角逐。早在2003年,治污工程的市场化的问题便已引起广东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这是使治污事业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东省已把环保事业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大力推进,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内资、民资,尽快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对于旧的处理系统采取移交—运营—移交的方式交给企业运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拟建的采取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即政府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运营费用依靠处理收费和资源化收入,运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政府在制订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标准时,还要考虑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运营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如深圳建立的污水处理厂,向社会融资建设,并由企业运营管理。广州市兴建的西朗污水处理厂则利用外资建设,投资9亿元,其中外资占67%,国内占33%,并由中外合资公司通过招标进行运营管理。
在金融海啸的波及下,水业融资境况雪上加霜的大背景下,江西省政府创新融资模式,加大水体治污的力度。开启了解决县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难题的有益探索之路。而无锡公用债的发行,也为水务融资模式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投资拉动下,各级地方政府将面临着怎样的融资压力?区域化的融资趋势又将怎样?区域化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问题又有哪些?在“2009城市水业论坛”上,相关的投融资机构和咨询机构,将针对广东、江西等区域的具体案例,为您阐释各方观点。